https://www.70msl.com/ 四月底以来,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已经陆续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。 出行要刷码、上班先核酸,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的一个多月以来,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? △ 某网约车平台精准推送的「核酸打车优惠券」。 △ 聊天记录中,最高频的词汇是「核酸」,每天上班之前需要计算核酸余额。 △ 某园区内的流动核酸检测点,排队的人已经拐出了园区外。大多数人为附近职工,在工作中抽空来做核酸。 △ 检测点分为登记处与检测处,一旁有高音喇叭进行宣教,并提示「24 小时内做过核酸的人群不要重复再做」。 △ 工作人员自制的简易扫码机器,方便快捷。 △ 除免费采样点外,各医院也提供付费检测项目。其中,混检价格为 4 元/人。 △ 机场检测点深夜仍在运转,虽然非强制检测,但由于公共场所、公交出行都需要查验核酸,大部分旅客都会选择检测后回城。 △ 帐篷上张贴的核酸检测表情包。 △ 大部分园区或公共场所凌晨均有人值守,把关进出人员。 △ 所有店铺门口都张贴了场所码与防控提醒。 △ 进入大部分商场需要查验核酸并测量体温。 △ 市中心行人绝大多数都戴着口罩。 △ 地铁站台,有专人来回进行喷洒消毒。 △ 医院检查最为严格,进入需要扫描场所码出示健康码、核酸检测记录、行程码三件套。 △ 也有网约车张贴场所码并要求扫码。有司机表示,出于安全与出行方便的考虑,自己每天早上出车前都先到检测点先做一次核酸。 △ 除网约车司机外,外卖骑手也是核酸频率较高的群体。 △ 忙碌的 24 小时检测点。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