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清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://www.gaoqing.run 我是一个外地在上海工作的沪飘,来上海3年左右吧,现在在郊区某企上班,月薪除掉社保公积金到手也就八千左右,为了省钱租着一个月房租不到1千的村里自建房。生活能过但是质量也就那样,平时我属于该吃吃该喝喝,能存的钱很少。可能从小是独生子女,家里也不很差,所以养成了懒得节约的习惯。我一直以为我已经算是这个大城市的底层人士了,直到疫情期间熟悉了邻居们后,我才发现我居然还不是最底层的那群人。 我的房东家住了十几户,因为是郊区,这里的企业大多是工厂。所以住在这里的也基本是从事工厂、物流、外卖等工作的外来人。楼下一堆夫妻,岁数不算大40岁以内吧,听口音应该是皖北的。从观察来看,这对夫妻的女人经常倒夜班,大概率是工厂上班,男人是某团外卖员。他们的孩子大概十几岁去年暑假来住过几天。大家都住的时间比较长了,我属于那种懒人,一旦住下工作不换就不搬家那种,这对夫妻比我住的更久。因为他们是住一楼,所以每次我上下楼都要经过他们的屋门,因为房子小夏天会热,所以他们的门也基本是喜欢开着。 这几年来,他们一直自己做饭,大概是因为饮食习惯,所以大多时间我看到的都是馒头配菜。 外卖我是没见过他们点过几次。他们的作息规律大多是我下班回家,他们准备出门。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底层人,我以为开不起奔驰宝马的都算底层。直到住到了这里,我才发现社会远比我想象的艰难。疫情两个多月,这里很多人没有收入,拿的是最低工资不到3千,有些企业良心一点的会补贴一些生活费。但是依然是微薄的收入。 就像这对夫妻一样,我想如果有的选择,谁愿意去风雨无阻的送外卖?谁愿意两班倒的去工厂上班?然而即便是辛苦工作了,还是每天要省吃俭用。这可能就是底层人的悲哀吧。 作为一个朝九晚五固定上下班的我,每当站在窗口看着他们来来往往,心里的感慨还是很多的。我不知道是该觉得自己幸运,还是替自己悲哀。幸运的是我没有像他们那样艰难的生活,悲哀的是我又能比他们强多少?还不是窝在一个郊区村子里,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我没有背负太多的家庭负担。 所以生在这个时代并非是幸运,除非你已经打破了阶层束缚爬到了更高的地位。很多我们平时看不见但是依然存在的那些人,他们的生活当我们没有经历或者近距离接触过是无法体会的。沪漂也好,北漂也罢,真的都不容易。没人愿意离乡背井,更没人愿意离乡背井还艰难度日。 这次的疫情可能也清醒了很多人,刚解封不足一个星期,我住的这栋房子已经搬走了三户,听房东说都是回老家了。昨天晚上我隔壁的两个河南大兄弟趁着夜黑开车回家了,可能对他们来说这座城市已经让他们失望了吧,回到家乡才能感受亲切和温暖。疫情中我也无数次想回家,无奈当时寸步难行。现在疫情好转,我觉得我还能挺,比较最难的那两个月已经过去了,此时我不想灰溜溜的回老家。虽然这座城市曾经让人失望,但是让人失望的不是城市本身,而是这里的部分人而已。 我坚信度过了风雨,一定会有彩虹。希望未来越来越好,同时谨此寥寥文字献给那些人在异乡漂泊奋斗的人,愿你们安好! 6月5日傍晚彩虹上海 ![]() |